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韩德辉首先对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致以诚挚的欢迎,并介绍了青海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确保一江清水的向东流的措施与成效。
主旨报告环节,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气候中心、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长江流域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7位特邀专家,分享了高寒湿地保护、青海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长江源头区冰冻圈与生态环境监测、三江源水生态调查、三江源生态环境状况、长江流域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策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 王艳芬教授:高寒湿地研究与保护
国家气候中心 王朋岭高工:青海省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何晓波研究员:长江源头区冰冻圈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立
长江流域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张静博士:三江源水生态调查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李岱青研究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策略与思考
青海驻点跟踪研究交流环节,跟踪研究课题负责人 翟永洪院长介绍了青海省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方案要点和实施近一年来取得主要进展与成效。与会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了驻点工作组对江河源头区保护的关键问题的辨识以及青海驻点跟踪研究所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并从跨部门多学科的联合研究与系统集成、高寒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源头区生态环境长期观察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要求,青海省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交汇区,开展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意义重大,驻点跟踪研究要从整体性和系统性角度充分发挥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的协同作用,也要从全球、区域和流域不同尺度,综合考虑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正确把握好近期研究和长期研究的目标定位,切实做好区域研究成果的集成和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扎实推进青海片区驻点跟踪研究工作。